怎样做豆付脑好吃(豆腐脑卤汁的做法)
一、怎样用豆浆做豆腐脑
第1步、称量100g干的小黄豆,准备好葡萄糖内酯。
第2步、黄豆用清水泡一夜,完全涨发。泡完滤去水份。
第3步、豆浆机中加入1000ml清水。
第4步、倒入泡好的黄豆,开启做豆浆功能。
第5步、做好的豆浆,用滤网过滤两次。(用纱布或者布袋过滤效果会更好)。
第6步、过滤好的豆浆我测了下温度,只有72度,做豆浆放内酯适宜的温度是85度左右。
第7步、豆浆倒入锅内再加热一下,中火煮到看到锅边开始动,接下来就要冒泡的样子,温度够了,关火。
第8步、事先称量好2g葡萄糖内酯,用一小勺冷水化开。
第9步、融化的葡萄糖内酯液体倒入锅中,边倒边搅拌。
第10步、盖上盖子,静置15分钟左右。(为了维持温度,我把整个豆浆锅子坐入装了热水的大锅中,其实这步不做也应该也可以的)
第11步、准备好虾皮、切碎的榨菜、葱花、剪碎的紫菜和生抽。
第12步、锅中豆浆凝固后,用大勺子兜到碗中,面上放虾皮、紫菜、榨菜、葱花,倒入一些生抽,拌匀即可开动啦!
豆浆机版本自制豆腐脑的做法小贴士
1.做豆浆的黄豆,选用小黄豆,出浆率高。大个的黄豆适合用来煲汤。
2.豆浆要彻底煮熟才能喝!我用的是豆浆机,所以做出来的豆浆已经是煮熟的,可以直接喝。如果你用搅拌机,那么切记一定要过滤豆渣后倒入锅中彻底煮沸才能喝,否则会中毒!切记切记!!!
3.做好的豆浆,要过滤,家里如果有纱布或者布袋,效果会更好,用滤网的话可以过滤两次,豆渣滤的越干净,做出来的豆腐花越细腻。豆渣过滤程度直接影响豆腐脑的细腻程度。
4.内酯倒入豆浆时,豆浆温度有要求,85度左右是最适合的,如果温度过高,内酯入锅后豆浆会变成棉絮状,温度过低则不能凝固。所以我过滤豆渣后发现温度过低又倒锅中去加热了下,如果你是用的搅拌机打豆浆,那么豆浆彻底煮透后,放置3~5分钟左右温度差不多就降到85度左右了,此时再放入葡萄糖内酯搅拌加盖。
5.一般来说,内酯搅入后盖上盖子,就不要动了,十五分钟左右,锅内豆浆就凝固好了。我为了保温,还在大锅中把半锅水烧到热,再把放了内酯加盖的豆浆锅坐到热水中。这步如果嫌麻烦,天热可以不做的,我咨询了一些豆浆前辈,大部分是不坐热水,也成功的。
6.葡萄糖内酯,通常我们又叫它豆腐内酯,可以用来点豆腐脑和点豆腐。用内酯点豆腐花,内酯用量要控制好,用多了豆腐花口感会发酸。
7.豆腐脑各地吃法不一,有些地方喜吃咸的,有些地方喜吃甜的。我从小吃的是咸的,所以这次做成咸的。
二、豆付粉做豆腐脑怎么做
作豆腐脑的方法有很多种,其基本原理都是通过添加的凝固剂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固,凝固剂有很多种,通常我们日常生活中和市面上使用的有三种:石膏、内酯、盐卤。而做豆腐脑主要用石膏或内酯。
1、制豆浆:建议你买一台豆浆机,干黄豆浸泡3-4小时(夏天),冬天泡7-8小时,豆子泡好后放入豆浆机内,按照机器说明书操作,很快就可以制成热豆浆了。
2、点浆:浆适量石膏或内酯用少量水调开(凝固剂可买现成的,包装上会有用量说明,一般石膏粉用量为豆浆量的千分之三至五,内酯用量为千分之一至二)放入装豆腐脑的容器内,将煮好的豆浆趁热(做内酯豆腐脑需85摄氏度左右,石膏豆腐脑要达到95摄氏度左右)冲入,如果觉得豆浆与凝固剂混合不充分,冲完后马上用勺搅动几下(注意不能搅太多太快,一般不需搅动)。
3、墩脑:浆点好后,将容器盖好,静置5——10分钟,即成鲜嫩可口的豆腐脑。
4、调味:内酯豆腐脑会有稍许酸味,石膏做的豆腐脑有点苦涩味。可以根据你自己的习惯调味。如果是喜欢吃甜的,也可在制浆时就加入糖。
三、绿豆能否做豆付脑,如果能做,如何做
1、《本草纲目》谷部.卷25"豆腐”云:“凡黑豆、黄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水浸,硙碎。滤去渣,煎成。以卤汁或山矾叶或酸浆醋淀,就釜收之。”其生产过程是:选豆一浸豆→磨豆→滤浆→煮浆→点浆→成型,这也就是传统豆腐生产的基本过程,选豆,大豆是做豆腐的理想原料。其实豆腐脑的做法应当归根为制作豆腐环节中的一部分。只是少了最后的包担、挤压等手续而已。其步骤:
2、一、精选清洗大豆。二、泡发大豆。三、磨浆(将泡发好的大豆放进磨浆机里(古时候为石磨磨制)制成粗浆)。四、过滤(这一步骤主要是把纯豆浆与豆渣分离)。五、煮浆。六、点石膏(这一步也是把豆浆变为豆腐(豆腐脑)最为关键的一步,其石膏量的把握,将直接影响其成品的粗、嫩程度)。到此,豆腐脑的工序也就完了,盛在碗里,佐以调料,就是美味。
3、至于“豌豆、绿豆之类”虽皆可为之,但其蛋白质含量只有20%~24%,约等于大豆蛋白质含量的一半,不仅不易成形,做豆腐也未免得不偿失。建议做成凉粉或粉皮更为理想。
本文由学海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