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精致做法

猪肉价格下降的原因(猪肉价为何一降再降)

猪肉价格下降的原因(猪肉价为何一降再降)

一、生猪价格开始下跌,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广大养猪户在多方带领下,在生猪高利润的诱惑下,到2021年初基本摆脱了非洲猪瘟的严重影响,生猪生产能力逐步恢复到2017年非洲猪瘟爆发前的养猪状态。因为目前生猪产能已经提高到最高水平,存在生猪产能过剩。这是生猪价格在10元一公斤范围内下跌的主要原因。养猪成本逐渐增加,养猪利润接近零。到目前为止,各地饲料价格仍然很高,玉米价格仍然在1.50元/公斤,豆粕价格上涨到1.80元/公斤,成品猪饲料普遍高于1.50元/公斤。近几个月来,非洲猪瘟仍在各地零星出现,导致养猪户的防疫支出逐渐呈指数级增长。这些因素导致养猪成本增加。此外,各地生猪价格的逐步下降,导致生猪利润率大幅挤压,目前接近于零或者部分出现负增长。

非自养养猪户利润负增长,生猪销售逐渐严峻。到现在各地自己养猪的养猪户,因为仔猪成本低,养猪户的利润大多在每58元左右。但是对于那些不是自繁的养猪户来说,仔猪的成本太高,养猪的利润已经损失了每头猪45元左右。所以很多非自繁的养猪户都达到了亏损严重的程度,然后卖猪的现象逐渐出现,这是目前生猪供过于求的重要原因。猪肉销售淡季进入实质性时期,生猪供过于求严重。50天假期过去了,各地生猪和猪肉淡季销售的到来,进入了大幅淡季的重要时期。因此,市场上的生猪数量仍在逐渐增加,而需求却在逐渐减少。市场上的生猪供应严重过剩,导致生猪产能过剩。此外,5月份已进入传统猪肉销售淡季,市场猪肉供大于求,猪肉过剩,抑制生猪上市。所以猪肉销售淡季的到来也是生猪过剩的重要时机,是生猪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

受多种因素影响,各地养猪户基本上走到了尽头,进入了养猪育肥阶段。目前各地仔猪供应严重不足,导致仔猪价格暴涨,已经到了普通养猪户难以接受的地步。如果大量补充栏目,养猪的价值根本就没了,利润空间被压制得太窄,让人无法接受。因此,全国各地的养猪户逐渐开始停止养猪,养猪的重点从养猪转向育肥猪。这必然会增加育肥猪的数量,猪的屠宰势在必行。另外,各地生猪价格总体趋势是下行。猪育肥后,早宰的利润总是高于晚宰。就这样,生猪数量逐渐增加,生猪供应充足,生猪价格开始像悬崖一样下跌。

受多种因素影响,各地养猪户都在刹车不愿卖,以避免市场低迷造成的损失。春节过后,世界各地的养猪户开始大规模补猪,养猪的重心偏向于补猪。对于育肥猪来说,当猪的价格下跌时,他们都采取了限制猪出售的态度,不愿出售的心理增加,导致育肥猪体重逐渐增加,饲料消耗过多,成本增加。结果市场上肥猪太多,市场供应非常充足。猪肉市场处于春节后的淡季,需求不足。这必然导致生猪供大于求,生猪价格大幅下跌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目前各地生猪价格大幅下跌的重要原因。

二、生猪肉的价格逐渐开始下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此次生猪收购价格下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供大于求。经历了上一轮高肉价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生猪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养殖户的积极性高涨,生猪的存栏量大幅增加,市场上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据元农牧业部门统计,2009年,生猪饲养量达到了13.8万头,较2008年增长了124%。今年前3个月,生猪存栏量达到了6.62万头,而2007年全年生猪存栏量仅为4.49万头,今年第一季度比2007年全年还多2.13万头。二是市场萎缩。

生猪存栏量大增,市场由卖方变为买方,收购生猪的“猪贩子”比原来明显减少,外销不畅。三是需求减少。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养殖业,肉鸡、肉羊、肉牛等饲养量不断增加,带动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对猪肉的需求量减少。

有规模才有效益,有规模才有市场。规模化养殖既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是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生猪质量的必要基础。

很多养殖户目前还没有与市场实现有效对接,生产的生猪主要靠“猪贩子”销往外地,这就使养殖户的命运很大程度掌握在“猪贩子”手里。

三是要积极发展生猪深加工产业。

目前,元宝山区的养猪户基本销售的都是毛猪,还需要经过贩运、屠宰、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才能最终走上消费者的餐桌,中间环节过多,造成利润分散。区内一些大型养殖企业已考虑进行生猪的深加工,永富牧业公司正在向区农牧业局申请租赁原草原兴发屠宰厂建设生猪屠宰场,为养猪户提供养殖、屠宰、销售一条龙服务。庞跃东打算引进生猪深加工项目,以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

三、2021年猪肉价格为啥下降

2021年猪肉价格需求下降。猪肉价格下降的原因目前来说应该是需求下降,需求曲线向左移,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当然就较以前低了,再有就是经济增长放缓,一些农作物价格下降,猪饲料什么的价格当然也随着下降,养猪的成本降低,扩大了猪肉供给,使供给曲线向右移,也会使猪肉价格下降。

本文由学海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